中示眼科《1+N》组合防控
近视在生活中很常见,近视率也居高不下,那么近视是怎么造成的?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”,使得晶状体以及眼部肌肉调节异常,导致眼轴过度拉长,尤其是6-13岁青少年,正处于发育期间,增速至少100度/年。那么怎么才能有效防控近视呢?中示眼科经过4年潜心研究,大量实验数据表明,近视可以有效管控。
以下为近视防控方法介绍:
中示方法①:角膜塑形镜(OK镜)
角膜塑形镜的有效率约60-70%,可以显著的抑制眼轴过快增长,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,600度一下的近视,日间可以做到摘镜,视力一般可以达到5.0;
塑形镜进中国有20多年了,技术比较成熟,目前是各个眼科重点推荐的近视防控手段,一副镜片可用1.5年,缺点是费用较高。
中示方法②:红光治疗仪(哺光仪)
模拟太阳光,利用650nm波段的红光照射眼底,促进视网膜多巴胺分泌,最初用三色光来治疗弱视,后只用红光营养眼底血液循环,增加脉络膜弹性,控制眼轴的增长,缩短眼轴,有效控制近视发展。
哺光仪的有效率约90%以上,是理想的管控手段;缺点是长期使用的数据不足。
中示方法③:功能框架眼镜(视网膜周边离焦)
多焦镜片,主要有星趣控、新乐学、成长乐三个牌子,每天需佩戴8-12小时,适合14岁以上的青少年,对于低龄儿童,建议配合角膜塑形镜使用。
有效率约25%,是替代普通框架镜的手段。
中示方法④:低浓度阿托品(0.01%)
在临床上,1%的阿托品滴眼液主要用于儿童散瞳验光,而低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被用于控制儿童近视进展。研究表明,浓度越高,对近视进展控制效果越好,但停药后反弹作用也越严重。而研究证实0.01%阿托品反弹较小,因此0.01%的阿托品被推荐为近视管理药物。
有研究认为阿托品是通过巩膜纤维层发挥控制近视的作用的,因为研究表明在阿托品干预期间,巩膜的形态学变化较明显,巩膜神经纤维层增厚,软骨层变薄。
有效率约30-40%,有效期约1-1.5年。
中示方法⑤:全光谱灯光(模拟7点晨光)
模仿太阳光光谱,选择有益光,灯光温和,蓝光低,无频闪且抗疲劳,从环境入手,改善全屋照明环境,把一束“7点晨光”引入孩子卧室。
普通LED灯,虽然亮,但是蓝光高,易造成视疲劳,诱发近视。
中示方法⑥:视远设备(雾视屏、睛延宝、读写镜等)
儿童近距离阅读的距离为30-40cm,大概需动用3D(300度)的调节,长时间视近容易造成睫状肌拉伸困难,视觉疲劳,久而久之形成或加重近视。
视远设备通一定的技术改造,将视近30-40cm变成视远3-5米,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用眼疲劳,延缓近视进展。
中示方法⑦:调节训练(视功能相关)
针对眼睛调节异常的儿童,通过全面的视功能检测,有针对性的做相应的训练调节。
根据孩子近视情况,我们建议使用多重组合手段,采用至少1+N的手段,给孩子综合防控,比如:①+⑥、①+②、②+③等等,会有更好的收效。